“竟有这种好事,八十二两银和十石大米,早知道让我儿也从军去。”
“这是人家用命换来的,你也想让你儿子用命换钱不成?”
“能拿到这么多抚恤是明章的本事,其他人,说不定就白死了。
村里前些年从军的人,有几个是全须全尾回来的?听说隔壁村还有人疯了,从来没听过谁能拿到这么多抚恤啊。”
“我就是嘴上说说嘛,我可舍不得让我儿去吃这份苦。
也就是王氏心狠,为了供她家的文曲星读书,连代役税也舍不得交,让明章大婚当天被捉去服役。”
“明章这孩子也是孝顺的,刚成婚,不忍心逼母亲,也不忍让弟弟受苦,只能苦了自己。”
“说起代役税,明年又该交了,你家可凑齐了没有?”
“这王氏还真是因祸得福,这么多钱,后半辈子不用愁了。”
“什么不用愁,她还想供她家明杰考秀才,读书烧钱,哪有够用的时候。”
“可不是,但明杰若真是考上秀才,贺家可就真的改换门庭了,跟咱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咯。”
“就是可怜了明章,新媳妇儿娶回来还没来得及亲香,就去见了阎罗,希望他一辈子投个好人家罢。”
…
八十二两银,十石大米。
激起了很多人心里的酸意,也有人真心替贺明章可惜。
王氏像战胜的公鸡一般,高昂着头颅,喜笑颜开,全然忘了这些钱粮是自己儿子的命换来的。
贺明杰靠在门后,也悄悄的勾起嘴唇,松了一口气。
这么多银子,完全足够供他考秀才了,等他考上秀才,官府每月会有食饩(粮食和银两补贴),家中的田产也能免税赋,后面的日子便不再艰难了。
只有贺父脸上留下两行泪,心疼大儿去的太早。
“娘,你眼睛不好,走路慢些别摔了…”温允微一路小跑跟上母亲。
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是家里凑了好久,准备卖了换钱的鸡蛋,家里没有别的好东西,只能先把这个拿去给姐姐补身体。
温母杵着拐棍,靠眼前昏暗的光影摸索前行,走的踉踉跄跄。
温家是多年前落户贺家村的,因为温父陶工的手艺,需要烧窑,所以他们的房子在靠近山脚下的地方。
温父在山脚下一处合适的地方建了简易的横穴窑,用来做简单的陶器售卖,供儿子读书,养活了一家人。
也因为远离村庄,所以她们也是最后得到消息的,还是村里交好的花婶儿,让她儿子专门跑过来通知的。
“微儿,赶紧去看看,你姐姐怎么这么糊涂啊!我那命苦的闺女,当初就不该依了她嫁到贺家,如今成了寡妇,连命也险些丢了。”温母一边说一边擦干泪继续前行。
她年轻的时候做绣活太多,把眼睛熬坏了,丈夫去世以后哭的太狠,没有及时医治,如今眼睛只能看到一些光影,模模糊糊,等同于半个瞎子。
温允微也是又气又急,扶着母亲往贺家去。
再说温允卿抱着温允禾走出来,一路上被村里人打量不停,她只能继续装尸体,博取同情,以待来日。
走到没有人烟的地方,温允禾这才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允卿,这儿没人了,放我下来自己走吧,其实我没事,好着呢。”
他抱着自己足足有半个时辰,想必手臂早就酸了乏了。
温允卿闻言微愣。
这一路上他脑子里想了很多,长姐年纪轻轻守寡,未来怎么办?贺家吃人不吐骨头,是万万不能待了。
《和离后,我在逃难路上卖盒饭》是作者奶黄小猪包独具匠心的杰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描写征服了读者的心。主角温允禾贺明章的形象鲜明而又有力量,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每个转折都让人无法预料。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趣味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追求。
《和离后,我在逃难路上卖盒饭》这本书让人陶醉其中。作者奶黄小猪包的文笔细腻流畅,每一个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他的用心和情感。主角温允禾贺明章的形象生动鲜明,她的坚韧和聪明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一个情节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魅力。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和离后,我在逃难路上卖盒饭》是一本充满温馨与感动的小说。作者奶黄小猪包的文笔流畅而细腻,他通过淡淡的叙述将温馨和隽永的情感传递给读者。整个故事的框架定得恰到好处,各个情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人不禁陷入其中。主角温允禾贺明章的形象鲜明,她的坚韧和冷静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这本书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每次翻开都能重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
《和离后,我在逃难路上卖盒饭》这本书充满了情感与温暖。作者奶黄小猪包的文笔细腻而动人,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主角温允禾贺明章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让人为之折服。整个故事结构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情节穿插有趣,让读者欲罢不能。配角们也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和情感。这是一篇令人感动和陶醉的佳作,值得每一位读者品味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