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闻言,心中一震,握紧太后的手:“太后,此事当真?”
“哀家今日来,一是想看看你过得如何,二来也是想告知你一些旧事。”
太后点头,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娘与我,是闺阁旧友,而你父亲,也本不姓林的。”
原来,父亲本姓李,是个家世不显的读书人,后来进京赶考,得了我外祖的赏识,拜入外祖门下,后来高中探花,自愿改姓入赘了林家。
林家世代簪缨,可惜子嗣稀薄,外祖更是只有我娘一个女儿,只能倾全族之力扶持父亲,谁曾想外祖死后,父亲本想打着开枝散叶的名头纳几门妾室,还想着三代还宗,好在我娘虽是女子,但性格刚烈,在林家宗亲的见证下压着林父在宗祠立誓——嫡女掌家,赘婿无权。
只可惜,娘生下我后身子便一日不如一日,林家的权力到底落进他手中,甚至将外室生下的孩子堂而皇之抱回林府记在了刚刚小产的娘亲名下,这个孩子就是林清蓉。
之后,他的官越做越大,林家其他宗亲都要避他锋芒,之后林家宗祠一场大火,族谱也下落不明。
“后来,你爹想霸占林家全部产业,又贪图侯府的权势,于是将你嫁入侯府,如今,许知远又与林清蓉有染,他们便联手将你送入佛寺,以便林清蓉取而代之。”
我听完,眼中泪光闪动,却死咬着下唇不让眼泪落下:“太后知道一切,为何......”
我止住话头,深知自己逾矩,也深知太后必定做了当时能做的一切,不然当初娘亲去世,族谱失踪,我爹便可借机三代还宗,纳妾生子。
我清楚一切,可心中还是不免为娘亲和外祖家的事哀戚。
“那时先皇染疾,太子之位却悬而未决,哀家与皇帝在朝堂后宫自顾不暇,等到你父亲为你和安澜侯求赐婚圣旨时已经为时已晚。”
太后怜爱地理了理我的鬓发,耐心解释了当年的事,随后语气哀伤:“清月,这些年哀家偶尔见你,你也是快活幸福的模样,哀家以为你觅得良人,也不想你再为上一辈的事难过......直到婉清找王嬷嬷求助,王嬷嬷才来告知我你被送到清心庵养病,那时我才知......是哀家对不住你......”
“清月,你需忍耐。哀家已派人暗中收集证据,待时机成熟,自会助你重回侯府。”
我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点头道:“清月明白。”
太后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递给我:“这是你娘的遗物,哀家一直替你保管。如今物归原主,望你珍重。”
我接过玉佩,指尖轻轻抚过上面的纹路,像是抚摸过娘亲的脸庞:“多谢太后。”
太后起身,目光慈爱:“清月,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哀家都会站在你这边。”她一招手,两个暗卫出现在我身后:“这两人留给你,小六轻功好,十一善用毒,都是你用得上的人,清月,万事小心。”
我深深行礼:“清月谨记。”
清心庵的暮色笼罩着青灰色的屋檐,我跪在佛堂的蒲团上,手中捻着佛珠,目光却凝在香案上跳动的烛火。
太后的话仍在耳畔回响,我闭了闭眼,指尖抚过袖中那块温润的玉佩——我娘的遗物在黑暗中泛着微光。
“夫人,该喝药了。”门外传来小尼姑的声音。
我起身开门,接过那碗褐色的汤药。
关上门,十一出现在我身后正准备拿走药,我却抬手止住了她的动作。
良月迟迟的书真的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被庶妹偷走主母身份后,我用御赐信物杀疯了》。故事情节意想不到,跌宕起伏,吸引人的同时又充满了悬疑。这是一本我一直想读下去的好书,太喜欢了!
《被庶妹偷走主母身份后,我用御赐信物杀疯了》是一部令人沉浸其中的优秀作品。作者良月迟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奇而真实的世界。主角清月许知远的形象栩栩如生,她的聪明和冷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读者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紧张、感动、欢笑。这本书的文笔流畅,情节紧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被庶妹偷走主母身份后,我用御赐信物杀疯了》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过瘾。作者良月迟迟的笔力了得,他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思考能力。主角清月许知远的性格鲜明,她的冷静和聪慧令人佩服。整个故事的情节紧凑而又扣人心弦,读者难以放下手中的书。《被庶妹偷走主母身份后,我用御赐信物杀疯了》的框架定得非常不错,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各个情节的关联和转折,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都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
阅读《被庶妹偷走主母身份后,我用御赐信物杀疯了》,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良月迟迟的卓越笔力。他对各个场景的描写非常精准,展现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审美品味。这样能够陶冶性情的作品已经很少见了,真的让人佩服。《被庶妹偷走主母身份后,我用御赐信物杀疯了》的框架也定得相当不错,整体结构紧凑而流畅,在细腻的文笔中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作为一名热爱[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读者,很久没有遇到这样令人着迷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