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现在这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热了就只有一把蒲扇可用。
全家的电器,就是电灯和手电筒,更别提什么打发时间消遣的东西。
知道这个年代生活艰苦,可没想到竟然艰苦到这种程度。所谓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她是享受过好生活的人,一时半刻是真不习惯这的日子。
可眼下的环境对她,也未必是最苛刻的。要是将来真下乡到北大荒,或者是插队落户到陕北,不管是居住条件还是生活环境,恐怕比京城恶劣的多。
她看过很多,上山下乡插队的电视剧、小说和回忆录。有很多热情高涨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更是以做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感到光荣。
也确实是因为这些人的付出,让农村的文化和农业,都得以发展。
但无疑,整个过程中要克服的困难千千万。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毅力也是很大的考验。
去北大荒的,属于兵团战士,粮食够吃,每个月还有二三十元的工资。如此好的待遇,当然也是有门槛的,也不是谁都能去。
要政审过关,身体素质过硬才有机会去。之所以要求高,除了筛选,也是因为那边的环境非常恶劣。
崔娴记得有个回忆录中说,北大荒有着广阔肥沃的草原,但人烟稀少,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在冰霜期,极端低温可达零下40℃。除此之外,大黑瞎子、大野猪、大灰狼也有的是。
过去的人,是要垦荒的,劳动强度自然不小。因为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都很恶劣,也需要严格的纪律来管理,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
那边工作跟垦荒比是轻松,要求也不高,但是待遇很差。
插队落户的知青,要与当地的农民一起工作和生活。需要参与农业生产,如耕作、收割、挑粪肥等,与当地农民共同劳动,挣工分、分红、获取口粮,农民一天的工分才1毛多钱。
有些知青,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别说是干农活,恐怕连观摩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分到口粮吃不饱,把口粮一扣,一年到头也就一二十元。甚至有的知青,还得要倒贴钱给生产队。
陕北那边风沙较大,有的时候刮黄天,出门都睁不开眼。
两个地方各有利弊,对于旁人来说,要是拼尽一切都没能得个招工指标,也就只能想办法往待遇更好的北大荒挤。
至于那些个没选择权的,只能去插队落户。
她是有工作指标,本可以成为别人艳羡的,少数能留在城里的人之一。但是婶婶给她报名参加上山下乡了,无法改变既定事实,只能二选一。
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插队更适合自己。
这么做,自然是有她的筹划,自己的异能是最好的依仗。
到贫瘠的地方插队落户,想过比现在更艰苦的日子,她要提前筹谋许多。
首先就是钱,很多钱,用来准备足够的物资度过这八年。
眼下能挣钱的路子,还没个头绪。倒是工作指标可以转手卖了,她得盘算怎么能卖出去,还不给自己招惹麻烦。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这本书人设有趣,剧情写实,真挚动人。主角崔娴宋坤的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她的聪明冷静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人为之折服。作者萧柔巧妙地切入故事,设定了一个新奇的背景,并以精巧的结构将各个场景环环相扣,令人过目难忘。文中的配角也出彩,各自拥有独特的身份和共情点,与主角的前后反差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读者无法自拔地被其抓住,不断追寻下去。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这本书展现了作者萧柔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他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挑战的世界。主角崔娴宋坤的形象饱满而真实,她的勇敢和决心让人为之动容。故事情节紧凑而又引人入胜,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无法预料。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趣味,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引人入胜且富有启发性的佳作,读后会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动。
作为一名[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爱好者,我已经很久没有碰到这么好看的小说了。通常情况下,这类文要么偏向主剧情流,忽视感情线的发展,要么过于偏重于感情线,显得离谱。但是《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不同,无论是剧情线还是感情线,都十分出色,让人看得特别爽!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这本书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作者萧柔通过精湛的笔力,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主角崔娴宋坤的形象鲜明,她的聪明和冷静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情节跌宕起伏,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意想不到。整个故事的结构紧凑而又扣人心弦,读者会被情节的发展所吸引,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