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府书房,烛火微摇。
叶珣身着玄青色中衣,手握一卷《尉缭子》,坐在四君子雕花紫檀书案后,案上置着一座形似弯月,苍古空灵的太湖石摆件。
不多久门外传来两声轻叩。
“进来。”
门被推开,来人是沈晗。
她行礼后抬起头,烛火映出一张英气秀丽的脸。
“少主,查出来了,是锦翠楼的醉江月。锦翠楼每半年推出一款**酒。需提前三个月交付定金,且只卖熟客。今日正是醉江月售卖的日子。”
沈晗拿出一张名单躬身递到叶珣手中:“这酒颇为金贵,仅得十壶。还须客人亲自去店里,签了字方能取走。”
叶珣扫视名单,其中有两名女子的名字画了圈。
知春巷孙府孙宜珺。
琴台巷姜府姜槐。
叶珣盯着那个名字,眉头轻蹙,微微失神。
“少主!消息已匿名递给京兆衙门,孔府尹连夜安排了人手,明日巳时行动!”沈昭洪亮的声音响起。
他风风火火从屋外大步走进来,肩上甚至还沾了片叶子。
叶珣回过神,扯了下嘴角,讥诮道:“孔府尹被城郊盗匪搅得焦头烂额,还被指渎职失责,现如今得到点消息便这般急不可耐。”
“为何我们要与衙门的人一起行动?”沈昭不明白。
“少主莫不是想借衙门之手引蛇出洞?”沈晗很快心领神会。
叶珣颔首:“太和观规模颇大,殿宇厢房众多。既然我们不宜明面上行动,不若让衙门的人先行,大张旗鼓搜查,引起骚乱。何康见势转移,我们黄雀在后。”
他目光一动:“那窝盗匪,可派人看好了?”
沈昭:“看得紧着呢,跑不了。”
“事成后再引衙门的人过去,也不算让他们白跑一趟。”叶珣说罢,让二人退下,复又看一眼那张纸,将它压在书册下。
这一晚,姜槐整夜都拧着细眉,睡不安稳。梦里醉江月高悬在她面前,散发着诱人酒香,她却怎么都抓不着。
一心急,从梦中惊醒。
“姑娘醒了?”竹音的声音,接着额头被覆上温热的帕子,轻轻擦拭着,“怎出这么多汗?”
姜槐混混沌沌,半躺着,不说话。
“姑娘,姜姑母一大早就来了,在前厅喝茶呢。”
姜姑母是祖母年轻时捡回来的孩子。祖父过世得早,祖母一人辛苦拉扯两个孩子长大。
姜槐十二岁那年,父母乘马车出城,在山上遭了意外,双双离世。祖母悲伤过度,一病不起,没几个月也去了。
姜槐在京中的长辈,只剩下这个没有血缘的姑母。
“定又是为了尚书家那病秧子来说项的。”姜槐撇撇嘴,“就说我身子不适,不便见客。”
“怕是不成,若听到姑娘身子不适,姜姑母更是要进来看看的。”竹音一脸为难。
正说话间,姜姑母的声音和脚步声一起传来:“都日上三竿了,这么大个姑娘家怎么还赖床!”
姜姑母啪嗒推开门,大摇大摆地径直走进卧房。
她身穿紫色牡丹交领阔袖衫,发髻高而丰盈,推开竹音,一**坐在姜槐的床上。
“姑母,我昨夜受了风,有些头晕。”姜槐以手支额。
姜姑母打量着面前的少女,脂粉未施,乌发披肩,衬得白皙的鹅蛋脸更小了。桃腮杏面,明眸朱唇,那微蹙的柳叶眉甚是惹人怜爱。
这姿容……姜姑母满意地笑了。
“没事吧?你看你,若是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夫君,也不至如此。”
今日进入正题倒是快。那冯家病秧子,整日不出门,听说是见不得风,到底谁照顾谁?
姜槐在心里狠狠翻了个白眼。
姜姑母抚了抚姜槐的手,语重心长道:“寻常姑娘家及笄便可议亲,谁知兄嫂和母亲……”她捂着脸,漏出几声哀痛的呜咽。
复又抬起眼:“你说要守孝六年,姑母依了你。如今孝期将满,再过几个月你就十八了,也该把终身大事定下来了。我瞧着冯家郎君就不错,家世是一等一的好,而且他……”
“姑母。”姜槐打断她,“那冯公子出娘胎便带着不足之症,您瞧我这般,也时常头疼脑热,又愚笨不知照顾人,怕是拖累他人就不好了。”说罢,装作羞愧难当地垂下头。
“这你不用担心,冯家找大仙算过了,你乃万里挑一的八字!财官印三全,天乙贵人入命,天月二德在日柱,这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逢凶化吉,旺夫益子!若嫁到冯家,冯公子的身子必定大好,以后啊日子定是金玉满堂,顺风顺水的!”
姜姑母眉飞色舞:“本来你父亲生前也不过是个小官,是攀不上冯家这门亲事的。你相貌生得不错,却也不是绝世之姿。不过胜在你命格实在是好,才有这个福分哩!”
语毕,姜姑母伸手示意竹音要茶水,接过茶杯后猛灌一口。
那模样,仿佛金玉满堂的人是她一样。
先前罗姑父背着姑母,与人合伙做生意,被骗走一大笔钱,罗家已是山穷水尽。姑父萎靡不振,姑母便指着给自己那整日只知斗鸡走狗的儿子,求一个好前程。
而通往好前程的垫脚石,便是姜槐。
姜槐无辜地眨眨眼,似是不解:“可我若真如姑母说的那般注定富贵荣华,逢凶化吉,旺夫益子,那嫁给谁不是一样?我与那冯公子面都没见过,不若隔壁燕庭巷的陆三郎,壮得跟牛似的,也更熟识些。”
对不起啦陆三郎。
“哪个陆三郎?”姜姑母疑惑问道,忽而横眉竖目:“那陆三郎不过是个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怎能跟冯家相比!”说着把茶杯重重拍在小几上。
又轻咳两声,缓和一些:“你年纪小,不懂挑选人家。女子婚事向来由长辈做主,我那兄嫂走得早,自然是得我这个姑母来为你操心的。”
“冯尚书这几月都不在京中,你先好好休息。待过几日,你与冯家郎君见个面,相处相处。不要说我这个做长辈的逼着小辈盲婚哑嫁,叫人笑话了!”姜姑母轻哼一声。
她又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一会儿,见姜槐油盐不进的样子,没好气地走了。
姜槐看着姑母艳丽的衣角消失在门边,发了会儿呆,站起身迈下脚踏,不料一脚踩空,猛地摔在地上。
一旁正拧着帕子的竹音吓得惊呼一声,扔了帕子跑过来,扶起她上下查看。
“无事。”姜槐捉住竹音上下乱摸的手,哭丧着脸,“近日怎这么倒霉。”
竹音思索片刻,眼睛一亮:“姑娘,我们今日去太和观吧!”
《绕槐:高枝攀一半》是作者萦灯独具匠心的杰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描写征服了读者的心。主角姜槐叶珣的形象鲜明而又有力量,她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每个转折都让人无法预料。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趣味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追求。
《绕槐:高枝攀一半》这本书让人陶醉其中。作者萦灯的文笔细腻流畅,每一个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他的用心和情感。主角姜槐叶珣的形象生动鲜明,她的坚韧和聪明让人为之倾倒。整个故事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一个情节都令人意想不到。配角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魅力。这是一本令人沉浸其中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作为一名热爱[标签:小说类型]小说的读者,我对《绕槐:高枝攀一半》赞不绝口。这本书的结构精巧,文笔流畅,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力。主角姜槐叶珣的形象栩栩如生,她的聪明和冷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和震撼,读者很难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紧张感让人欲罢不能。作者萦灯的文笔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他用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
《绕槐:高枝攀一半》这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故事框架,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作者萦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主角姜槐叶珣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她的坚韧和智慧让人为之动容,读者会被她的故事所感染和启发。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惊喜和张力。配角们的存在也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戏剧性,他们各自有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命运。这是一本引人入胜、富有深度的佳作,读者会在阅读中体验到情感的波动和思考的启示。